说到科幻和惊悚类型里的代表性人物,弗兰肯斯坦及其创造的生命体是绝对不能被忽视的,这个角色不仅有着非常独特的成长经历,而且在影视作品中不断演变,现在就让我们来深入分析一番。
科学狂人创造怪物
年轻的学者弗兰肯斯坦,出于对科学的浓厚兴趣,借助自己的知识塑造了一个非同寻常的生命体,这一行为好像触动了某种禁忌,导致此后关于这个造物的各种说法纷至沓来,从未间断。到了十九世纪初,玛丽·雪莱创作了《弗兰肯斯坦》这部作品,为这个流传的故事奠定了最初的文本基础。
情结的诞生与演变
阿西莫夫把人类对机器的恐惧心理命名为“弗兰肯斯坦现象”。最初,这种心理是指创造者因为自己的作品而受到伤害,后来含义变成了机器起来反抗人类。如今,许多故事中机器获得了智慧,并着手控制整个世界,这种心理也在不断变化。
银幕上的弗兰肯斯坦
1910年,全球第一部《科学怪人》面世,随后每隔五六年,该片就会重映一次。影片中的那个异类,多数时候被描绘成完全缺乏人性的生物,它感受不到情绪,并且视所有人皆为对手。在某些版本里,主角是因为精神失常才变成了怪物,这些版本为观众呈现了许多恐怖的场面。
形象属性的保留
好莱坞电影经过多次改编,弗兰肯斯坦或者他的化身只剩下三个特征,那就是外貌丑陋、非正常、类似人形。到了核能时代和冷战时期,它变成了人类对科技的恐惧象征,比如“绿巨人”这个角色,他身上的绿色代表了人类无法控制的核能。
变种情结的出现
人类创作者塑造了“反弗兰肯斯坦心理”。例如库布里克导演的电影《人工智能》,里面机器人获得了情感、敌意和认知,去追寻终极意义,这种设定与传统弗兰肯斯坦的描绘很不相同。
娱乐化改编与偏离
《超人总动员》这类影片和《钢铁侠3》等作品的娱乐化改编,跟弗兰肯斯坦原著的精髓相去甚远。《银河系漫游指南》里的机器人马文,跟弗兰肯斯坦的故事已经完全无关。不过弗兰肯斯坦这个角色及其故事内涵丰富,曾经让不少好莱坞人士心生好感。
各位觉得,即将播出的影视作品中,那种源自“弗兰肯斯坦情结”的故事会有什么特别的表现手法呢?希望大家多加关注,转发扩散,并且分享见解参与讨论。